2011年新年伊始,在陸曉華與朱麗華兩位教授的倡議下,化學與化工學院從事環境化學與化工相關研究工作的八位教授,就該院環境化學與化工學科十二五的發展規劃與平臺建設等重要議題,在學院的四樓會議室召開了一場自由寬松、富有成效的學科建設研討會。艾一梅書記到場作了重要講話,她結合目前國家重大需求和學校環境學科的實際情況,指出無論是國家,還是地方、企業對環境化學均有重大需求,環境化學學科正處于大發展的重要階段,學院應該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力爭把我院的環境化學團隊做強、做大。
研討會上,教授們各抒己見,對學院環境化學與化工的發展提出了許多建設性意見,大家一致認為:(1)國家、地方、企業在環境化學與化工方面均有許多重大需求和重大科學問題,我們應按照培根校長“預則立”的精神,打破院系學科壁壘,整合學院及學校在“污染控制化學與工程”方面科研力量與資源,積聚大團隊、設計大項目、產出大成果;(2)針對我校環境科學平臺嚴重短缺這一現實問題,教授們認為不能坐、等、靠,要“預”事,要規劃,要整合,要積極組織材料、積極爭取學校的支持,立爭年內能立項申報“污染控制化學與工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3)初步凝練了“污染控制化學與工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的學科方向,涵蓋污染監測技術與裝備、水污染控制與資源化技術、化工污染場地修復技術與工程、工業廢氣治理與資源化利用四大研究方向;(4)強烈建議學院成立“污染控制化學與工程研究所”。大家表示相信,該研究所及相關學科平臺的建成能夠在整體上顯著提升環境化學與化工學科的科研水平,對我校該學科在未來5-10年的發展以及在全國的學術地位產生深遠影響。(吳康兵 撰稿)